刘西川:让我一生受用的五种思维方式
【说明】近日,读了邱斌老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经济学研究的进入壁垒》(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17年第2期)。在这篇文章中,邱老师讲到了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进入壁垒:第一个壁垒是语言文字功底。第二个壁垒是系统的经济学训练与思维方式。第三个壁垒是研究者应具备一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关于经济学思维方式,我曾写过一篇题为“让我一生受用的五种思维方式”的推文。我想,每一个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都应该对其思维方式有一个清醒认识。想到这,我觉得有必要将此文再推送一次,以此为参照帮助年轻朋友梳理、审视和反思一下自己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很重要,它是无形的,却一直在发挥着作用。有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思维方式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并没有答案。事实上,每个人对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应有一个了解,这样有助于清晰知晓自己的认识及其形成过程。通俗点讲,心里有个数还是好,避免糊涂和茫然。
关于思维方式,书本里讲了很多,有些能理解,有些则根本搞不清楚。搞不清楚的暂且先放下,还是先谈谈自己能认识和把握的。接下来,我将谈一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慢慢领悟并有所尝试的五种思维方式,它们分别是:比较、理论基准、理论分类、性质和证伪。在这么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理解和运用上述五种思维方式让我尝到了“甜头”,可以说对我一生的学习和工作都助益良多。
1.比较
我所理解的比较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横向比较(同一个空间),因某种联系或目的将两个事物放在一起,会发现它们的共性和不同,多个事物的横向比较最终都能简单化为两两比较。第二种是纵向比较(在同一个时间维度上),同样一个事物,为什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呢?第三种是综合比较,即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同时比较,综合起来看,而不是孤立地从某个单一维度(如空间或时间维度)来分析。
为什么要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在学习的早期,对事物和问题的了解大多集中在表现形式和特征上,一时半会难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更不要说窥其本质了。比较是初学者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最开始使用比较这种方式,就是想抓特征。后来用比较,是想看变化。这是因为,做研究瞄准的是规律,试图揭示或总结事物的潜在规律。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变化与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提高把握变化的敏感性。后来,用比较,是为了控制住某些变量后验证某个命题,此时的比较是控制后的比较。
比较的对象是什么?或者说所比较的对象具有什么特征?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可比性。如果将两个缺乏可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就会给人驴头不对马嘴的感觉。说到可比性,不仅要考虑所比较事物的相似性,而且还要重新回到上面讲的比较目的,至少要从特征、规律和命题验证三个维度检视一下所要比较的对象。当然,应在同一逻辑层次比较具有可比性的多个事物。从形式上讲,不同逻辑层次的比较无法“收敛”于比较目的。
从逻辑方法上讲,比较走的是归纳的路子,这一点对于概括特征最为明显。说到归纳,是在已知范围内对所考察的事物进行研究,即比较是有范围的。比较的难点是确定比较的标准。一己之见就是,比较的目的不同,比较标准也应不同。就概括特征而言,比较的标准是事物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二者的混合交织状态。就总结规律而言,比较的标准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识别变化,这就需要从动态的角度来把握事物本身及其变化,不仅要了解事物是什么,还要能察觉事物变化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就验证命题而言,比较的标准是为了考察理论推论与经验证据是否一致;换言之,比较的标准应放在理论与经验的一致性上。
2.理论基准
经济学思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人在思维上有何不同?我认为,排在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理论基准的学习、把握及应用!关于理论基准,我最早接触的两篇论文:一篇是钱颖一撰写的《理解现代经济学》(该文发表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2期),另一篇是许成钢撰写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与经济学教育》(该文发表于《比较》2001年)。初次读到这两篇论文时,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原来经济学理论不能直接运用,而是需要在对比和参照中使用。
什么是理论基准?理论基准是指理想状态下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根据这些模型能推演出理想的结果,如资源有效配置等。理论基准是观察现实世界的一个工具,好比是一面镜子,可以看到现实世界与理想状态之间的距离。从这个角度来看,经济学理论基准一定是抽象的、简单的。所以,当我们讨论经济学的限制和经济学的指导能力时,绝不应该简单的因为某个理论“不符合实际”,就断言它是不真实或不适用的。实际上,往往因为好的理论做了关键性的假设,才给了我们重要的分析力量。以一般均衡理论为例,尽管该理论的假设和现实不符,但却成为了经济学经典理论之一。该理论为市场运行机制提供了最实用的参照基准,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定理一样,尽管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摩擦假定,但并不妨碍它的应用。
经济学中有哪些理论基准?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参照系”或“基准点”,例如:一般均衡理论中的阿罗-德布罗定理(Arrow-Debreu Theorem),产权理论中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和公司金融理论中的默迪格利安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等。
为什么要有理论基准?经济学初学者乃至从业人员为什么脑海里要有理论基准?现代经济学提供了多个理论基准,这些基准的重要性不是它们能否准确无误地描述现实,而是建立了一些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的标尺。有理论基准的益处具体如下:第一、理论基准是观察的工具。观察能力是经济学研究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不同于文化创作者的下乡采风,也不同于财经记者,经济学研究者观察和讨论的时候,脑海里要有理论与参照体系,如一般均衡理论、科斯定理、MM定理等,就好比练习书法时脑海里有一个米字格。观察能力中,能够训练的东西主要是理论基准。观察能力训练的是什么?训练的是理论基准的把握与应用!要培养出观察能力,核心的东西是脑子里要有对经济学理论基准的透彻理解。第二、理论基准是分析的技术支持。经常见到,一些记者洞察力很强,有经济头脑,写出的文章又非常有感染力。但是他们与受过现代经济学训练的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是理论基准不够,而显得分析缺乏主线和深度。相比之下,后者的头脑中总有几个理论基准,他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会在逻辑上保持一致,不会零敲碎打,就事论事。例如,当讨论资源配置和价格问题时,一般均衡理论就是一个合适的理论基准;而当讨论产权和法的作用时,科斯定理就是一个合适的理论基准。第三、理论基准是发现问题的关键支点。什么是问题?问题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是通过理论基准找出来的。有了“基准”,在观察过程中寻找问题的方向,就会得到理论的帮助。一个好的学者如果吃透了经济学理论中的基准,这个基准就能帮助他判断什么地方有疑问,什么地方没有疑问。
如何运用理论基准?在运用理论基准的过程中,应警惕以下两种错误认识。第一种认识错误地认为,理论可以为现实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事实上,需要明白的是,这些理论基准在观察现实,揭示和分析实践中的问题时是指导性的,并不能给予现成的答案。如果直接简单照搬理论到实际,绝大多数情况都会以失败而告终。第二种认识错误地认为,理论基准的假定在现实世界中不成立,因此怀疑该理论的指导作用。实际上,好甚至巧妙的假设是理论分析的力量所在。
从做学生和求学的角度来讲,如何找出历史或现实中最重要的问题,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很大的挑战。怎么才能找到问题并给出解释?这就需要时时刻刻地问自己,心中是否建立起了理论基准(benchmark)?更难的是如何找到合适的理论参照?我的体会是,记住理论基准是开放的。经济学这么多内容,有好多理论,它们为我们观察世界和研究问题提供了基准和参照。所谓运用理论,更多的是以理论为参照或基准来观察和透视所面对的现象和事物,而不是将理论生硬地“套”着来解释现实。理论运用要活用,而不是死用。活用是将理论视为基准来观察和思考。活用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理论是活水,是开放的,需要不停地完善。在这个方面,以前我主要是借助理论基准来更好地观察,最近开始在想如何通过案例和计量实证来检验和完善理论。